发布时间:2021年10月13日上午9点
发布单位:六安市红足1世66814手机区医疗保障局
发布地点:红足1世66814手机区红足1世66814手机区医疗保障局2楼会议室
发布主题:《2021年三季度居民医保基金运行分析》解读
发布人:六安市红足1世66814手机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李安国
发布会实录:
(一)筹资分配情况
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4.11 万人,参保率达99%以上,其中已脱贫贫困人口(享受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)近5.2万人,参保率100%。
2021年全区筹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约61512万元,按95%总额预算打包拨付医共体资金49441万元(红足1世66814手机区44774万元,开发区2193万元),划转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资金9189万元。
(二)基金运行情况
1-9月,红足1世66814手机区医共体包干基金支出36532.9万元,家庭医生签约和一般诊疗费预拨上半年费用726万元,审核扣款1790万元,实际发生35468.9万元。较包干资金44774万元总额超序时进度4.2个百分点,超支1888.4万元。
开发区医联体包干基金发生支出1941.2万元,审核扣款16万元,实际发生1925.2万元。较包干资金2193万元总额超进度12.7个百分点,超支280.45万元。
由保险公司承办大病保险和意外伤害基金支出7161.1万元,较划转资金9189万元超进度2.4个百分点,超支269.35万元。
(三)主要指标分析
1.住院分布情况
1-9月,全区享受住院待遇74419人次,在市内范围内就医59989人次,市外就医14430人次。其中除红足1世66814手机区范围内的市内就医30251人次,占市内就医人次50.4%,充分凸显了全区病人外流现象情况严重,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力。
表1:2021年1-9月全区居民住院人次分布情况表
区域 |
医院类型 |
住院人次 |
占比 |
市内 |
民营医疗机构 |
3758 |
5.05% |
区域医共体 |
26309 |
35.35% |
|
市级三级医疗机构 |
28598 |
38.42% |
|
市内其他县区医疗机构 |
616 |
0.83% |
|
市内双通道药房 |
708 |
0.95% |
|
小计 |
59989 |
80.60% |
|
市外 |
省内异地医院 |
7477 |
10.06% |
省外异地医院 |
6953 |
9.34% |
|
小计 |
14430 |
19.4% |
|
合计 |
74419 |
100% |
2.住院次均费用
1-9月,市内三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9204元,区域医共体住院次均费用4053元;市外省内定点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18379元;省外定点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16692元。《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显示次均住院费用7546元,而我区市外医院次均费用居高不下,长期处于一个高值状态。其主要原因是区内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不足,医疗服务能力下降,导致外转病人增多,基金更加紧张。
表2:2021年1-9月全区居民住院次均费用情况表
区域 |
医院类型 |
住院人次 |
总费用 |
次均费用(元) |
市内 |
民营医疗机构 |
3758 |
2101.8万元 |
5593 |
区域医共体 |
26309 |
10662.9万元 |
4053 |
|
市级三级医疗机构 |
28598 |
26323.5万元 |
9204 |
|
市内其他县区医疗机构 |
616 |
282万元 |
4579 |
|
市内双通道药房 |
708 |
497.5万元 |
7027 |
|
市外 |
省内异地医院 |
7477 |
13742.5万元 |
18379 |
省外异地医院 |
6953 |
11606.1万元 |
16692 |
3.健康脱贫情况
“享受351,180综合医保政策”人员医保基金支出13479.85万元,补偿155233人次。其中,统筹基金支出9611.1万元,占包干基金总支出26%,7.01%人口使用了26 %医保基金也是造成医保基金支出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。
(四)基金结余情况
截至2020年末,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为36805万元。其中,区级账面结余17912万元,市级统筹户结余15893万元。详见下表:
表3:红足1世66814手机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情况统计表
单位:万元
项目 |
结余数 |
备注 |
区级账面 |
17912 |
数据来源自2020年度市区两级财政,医保部门决算),结余中含有多付医共体牵头单位5132.21万元,省级风险金3400万元 |
市级统筹户 |
15893 |
数据来源自市财政,市人社,市医保下发2019年度市级统筹户结余15893万元,加2020年度市级扣除5%包干资金预估数 |
合计 |
36805 |
- |
(五)药品带量采购
全区药品带量采购工作积极稳步推进,去年9月至今年9月底,全区国家药品带量采购13547万元。但也存在不足之处,全区药品带量采购工作没有形成区级一盘棋格局,医共体没有发挥中心药房统一采购作用,仍是各个乡镇卫生院自行采购局面,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不落地,具体表现一是乡镇卫生院政治站位不高,认识不足,对集采药品报量把关不严;二是采购人员不熟悉采购操作规程,责任心不强,药品临床配备使用不合理;三是进销存制度不健全,财务回款不及时。
(六)下一步工作建议
1.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。医疗机构要将重点放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,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借助医共体建设力量,助力自身学科发展,持续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,优化诊疗流程,改善群众就医体验,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举措。
2.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。基层医院要进一步巩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,扩大服务面,提高服务质量,规范开展常住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,降低发病率,做好“健康守门人”。
3.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。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,形成“基层首诊,双向转诊,急慢分治,上下联动”的分级诊疗模式。卫健部门要通过健康教育与媒体宣传,努力转变群众的就医观念和习惯,积极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,实现就医需求的合理分流,为分工协作和分级诊疗奠定基础。
4.推进重大疾病分类施治。医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医保待遇支付政策,加大重大疾病分类施治的保障力度,通过“发点球”式精准保障,缓解高费用人员医疗费用负担。
5.规范医保基金支出。医保及医共体牵头单位要严格按照“以收定支,收支平衡,略有结余”的基本原则,坚决实行以“总额预算,定额控制”为主体的支付方式改革,坚持 “价值医疗”导向,杜绝“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”,规范诊疗行为,加大经办力度,强化审核措施。
6.加强监督管理力度。医保部门加大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》,国家医保局2号和3号令的宣传,落实力度,组织开展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专项治理工作,针对不合理收费,串换项目(药品),不规范诊疗,虚构医疗服务问题和其他违法违规问题,依法依规追究,决不姑息纵容,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工作,建立健全常态化打击欺诈骗保工作机制,创新基金监管方式,加强监管力度,加大举报监督作用发挥,乡镇,街道办事处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,提高群众知晓率,确保医保基红足1世66814手机全运行。
7.加大政策宣传力度。医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协调区融媒体中心,督促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,充分利用广播电视,QQ,微信,门户网站,经办窗口,宣传栏等多种渠道,采取悬挂横幅,张贴标语,举办培训班,签订协议,发出倡议书,设置展板和宣传展台,播放动漫短片,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,向广大城乡群众宣传医疗保障法律,法规,政策,提高医保政策的知晓率。
8.做好4+7集采整改工作。对在市局调研中查出问题的医疗机构全区点名通报批评,约谈主要领导,择时组织采购人员开展业务培训;再次要求各医疗机构对所有“4+7”通用名药品采购,使用,回款情况开展自查,区医保局网上监查,重点抽查,限时整改;协调,推动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,全区统一采购,统一配送,统一回款。